2月16日,辽宁省第47届大型人才招聘会在辽宁工业展览馆举行。在这场春节后的首场大型招聘活动上,除了司空见惯的人潮汹涌,大量的中年面孔与年轻人抢饭碗的场面,却大大出乎记者预料。
招聘会不再是年轻人的“天下”
招聘会上,刚刚毕业或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都是求职的主力军。本次招聘会上,除了年轻的面孔,记者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中年求职者的身影。今年41岁的宋先生来自阜新,是当地一家民营企业的技术工人。他告诉记者,沈阳发展快,机会多,待遇高,因而决定到沈阳发展事业。宋先生表示,他没上过大学,没有年轻人的文凭,但是他有着20多年的工作经验,这对于一名技术工人来说可能要比一个证书重要得多,他对找到一份合适工作充满信心。招聘现场,像宋先生这样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中年应聘者不占少数,他们的到来无疑对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种压力。
招聘企业摒弃“重男轻女”
应届毕业生王婷在看过了十几家招聘企业后的第一感想就是“重男轻女”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。此前她已参加过多场招聘会,许多企业明确标出只招“男性”。“现在新劳动合同法实行了,我们和男生总算可以平等地工作了。”王婷说,她学的是电子信息专业,只要企业不重男轻女,她就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。
但是,在她所看过的十几家招聘企业中,只有两家公司不要求工作经验,这让她很失望。“网上宣传说这次招聘会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,可是还是这么多公司要求工作经验,我们这些应届毕业生哪来的经验啊。”即将走向社会的王婷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实在感到有些无奈。
孩子来应聘,爹妈跟着忙
招聘会上,记者注意到,一些大学生在父母陪伴下前来找工作,在向企业咨询情况时,也大都是父母出面。一位母亲告诉记者,儿子一直生活在校园里,性格比较内向,和陌生人讲话都会脸红。如果不陪他来,怕他问不清楚。
对于父母的这份热心,招聘企业却持相反态度。一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说,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,而一些父母却没有给孩子断奶,凡事包办,企业对此十分反感。中国沈阳人才市场主任助理高莲对此深有同感,她认为父母陪孩子一起参加招聘会等于帮倒忙,反而会降低孩子求职的成功率。